如今這個年代,也許大牌已經不再是你的第一選擇,更具獨特靈魂的小眾美容品牌開始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青睞。顏值更高渠道更窄,意味著你能擁有它的契機更難得,不過真正愛美的人可不在乎,因為她在心中的吶喊:我不想要千篇一律,我只想找到像靈魂伴侶一樣存在那款專屬護膚品。
不知道從哪一天起,標榜“小眾”的護膚品開始占據我們的各個視線,甚至來勢洶涌地有著主導美容行業的趨勢,社交圈里曬圖,小紅書的種草推薦,通通圍著它轉圈圈。從英國留學回來的Raffaella深有同感。每次被別人問到用什么護膚品時,Raffaella心中都是竊喜的。在英國讀書的那幾年,同時也打開了她對護膚品的眼界,很多國人根本聽都沒聽過的牌子,最終變成了她梳妝臺上的主人。“ARgENTUM。”她會平靜且驕傲地說出一串英文,然后看著對方一臉懵的表情,微微一笑。這樣的Raffaella就在你我中間,當提及這個話題時,其實護膚品本身的專屬屬性已經改變,它更多折射的是心理上的優越感。‘我就是希望與眾不同!’心理學家卡倫·霍妮(Karen Danielsen Horney, 1885—1952年)在她的自傳書中提到,想要與眾不同,這其實是一種心理宣泄的方式,是解決我們每個人內心沖突的潛意識合理化思維,怎么理解呢?這不過是人類追求安全感的一種本能。更好更獨特的東西代表著內心的優越感,這讓我們感到更安全。生活這么難,我總該挑點好的東西來,才配得上我。
那些“小眾”標簽的護膚品,真是再合適不過了。這些小眾品牌,幾乎沒有進中國,意味著不是大賣場里人人可以買到的大眾貨,即使是國內有銷售渠道,也絕不會是開滿大街的路邊攤,要么是在高端店里才會有專柜,要么直接只有網絡天貓海外旗艦店渠道,如果你聽都沒聽過名字,當然不會主動搜索。對于挑剔的你來說,能知道這些品牌,本身就是充滿優越感的一件事。如果你是顏值控,你更該來關注這些小眾品牌,幾乎清一色的高級色調INS風,隨手曬圖都是大片的上帝視角感,發一波朋友圈,又能收獲一眾好評贊(優越感)。
很多所謂的小眾品牌背后有著非常古老或獨特的背景,且只有全球極少量的生產供應,或直到今天還保留著古老純手工制作的模式,當然不會像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那樣千篇一律。Floris就曾為英國皇室服務了八代,直到今天還保留著非常經典的香氛造型;AcquadiParma的蠟燭之所以要近千元一支,也是因為全部是純手工切割制作,不僅用了非常優質的精油原料,而且量產極少,真正是極少數階層才擁有的好物。英國的護膚品牌Eve Lom,在未進中國之前,就是全球博主都鐘愛的那個,它很少做廣告推廣,反而是口碑相傳方式,讓每個人都知道,那個小眾的Eve Lom真的不錯!這些小眾品牌的幾乎零廣告真口碑,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它的好品質。
能遇到一款心愛專屬的護膚品,就像遇到愛人。真正屬于你的護膚品一定如同戀人一般能給你帶來怦然心動的感覺,是靈魂上的匹配,是心靈深處的安慰。
中央機構|人大機構|國家主席|國務院|最高人民法院|最高人民檢察院|政協機構|民主黨派|群眾團體|駐外機構|友情鏈接
中國互聯網視聽節目服務自律公約|網絡110報警服務|12321垃圾信息舉報中心|中國新聞網站聯盟
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京ICP備12018864號-15
關于我們|人員查詢| 法律顧問:北京岳成律師事務所|本站地圖|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10-51917256|刊登廣告|對外服務:訪談直播廣告展會無線